|
millie![]() 产品说明
再一次拿到offer應該是意料之中的事,但重新收到的那一刻還是開心緊張了半天。 從大學畢業后這一年以來,我進入了服裝企業實習,再到自己孵化個人品牌,在這期間能明確的感受到遠離校園,面對社會工作這樣的環境,其實很難回到在學校里一心思考手中的作品的狀態。 今天突然在想,每次做的衣服都好像是那段時間的一個生活狀態。 在我眼中,選擇留學繼續學習藝術是用更集中的精力,和更好的創作狀態,面對自己認知的一切。創作自己的藝術作品好像是用一種更抽象美好的模樣,將原本赤裸或不盡人意或小心珍惜的一切保留在這個世界。 °Gap的后半年我創立了個人品牌: MINSMINS分鐘觀察室 Gap這一年,我先在深圳的一家服裝企業ellassay實習,面試官在看了我的作品后,讓我在公司旗下的Vivienne tam實習,Vivienne tam做很多的繁復的工藝,在完成設計助理的工作期間,我也學到了成衣設計在實際對接生產中需要的內容,也在之后的工作能更清晰的知道成衣設計的落地性。 這些都為我后來創立個人品牌打下了基礎。
Gap的后半年我創立了自己的品牌——MINSMINS分鐘觀察室。 其實在大學期間我就有過經營自己品牌的想法,我想這是大部分服裝設計師都會想做的事情。當消費者穿著我做的衣服旅行度假工作學習,這種奇妙的連接感就好像我也一起參與了其中。 當自己的作品轉化為商品在售賣時,跟創作的狀態截然不同,更多的思考產品在現實生活的應用場景,做“有用“的設計,比單純感受美要難的多。 ▲MINSMINS 系列產品 回想當時做作品集時,遇到最大的困難就是制作成衣到拍片的過程,以及手編的面料,我常常蹲在家里的地上做很多的手工編織和面料嘗試。 帶我的Katharine老師真的非常負責以及邏輯清晰,她沒有對我有太嚴格的要求,會幫我把作品的時間節點列好(這對迷糊活著的我來說十分重要),但是每次上課前我都很擔心自己做的還不夠,因為我做作業實在是拖延癥晚期,喜歡在上課前一天埋頭苦干。 一沙的學習氛圍真的很好。我很喜歡每周的skillplus,可以在周末的時候學習一些非本專業的技能,也開拓了思維。我做項目一的時候,作品發展的過程需要學習編程,老師就給我安排了工業系的課,那時跟著老師學編程可以說是我大學期間最燒腦的課程了。 ▲millie同學參加一沙skillplus的串珠課,后來做的串珠 ![]() ▲millie同學暑假在一沙上編程課 在一沙還認識了一些可愛漂亮的學妹同學,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穿衣風格,我喜歡交到各種朋友,見到不同的可愛。 關于作品 作品的主題我都是選擇了自己感同深受的東西。比如我的第一個項目做的是對網絡生活的觀察。在我高中到大學后期間我都覺得自己是個憤青,每次看到網絡上那種一看就很無腦的訊息大家還跟著起哄我就會很焦躁覺得這樣的狀況很糟糕。所以我很想在作品中表達一種請大家保留自己的思考,不要任由網絡媒體牽著鼻子走的想法。 隨著信息時代的爆炸式發展,圖像時代的弊端暴露無疑。在我們生活的時代網絡上的圖片訊息已經是被“編碼”的狀態呈現。網絡時代開始出現了證據式的圖像來左右人對事物的認知,然而影像本身只是現實世界中極小一面,在這樣一個時代的我們更需要在一個公正且明辨是非的角度來看來真假難辯的網絡時代。 我以被“編碼”的圖像化網絡時代訊息的真假難辯為思考點,希望通過探索服裝與數碼電子發光體創新設計,將信息在人身上的“編碼”行為進行視覺化,繪制幾何科技感的服裝紋樣,利用面料二次改造再編織表達訊息的輸入與輸出,結合電子科技材料與光珊板探索未來服飾的可能性。將服裝作為表達媒介,以表達新時代審美趨勢下面對圖像訊息的辯證態度。 ▍Project 2 我的第二個項目做的是我老家的房子,廣東潮汕的老厝,這個項目是我在剛開始做作品時候就一直默默思考的主題,我從小在深圳長大,每年過年都會回自己的老家,對老家的房子也有自己的感情,覺得房子承載了太多太多的情感,每一代人在這屋檐下的點點滴滴他都能看見感知。 雖然潮汕地區并不是特別的發達但是那里有強烈的地區文化,這些東西是從小印在我身體里的,做這個項目的時候會夾雜更多個人的情感。 Q: 自己有比較喜歡的設計師/藝術家么?為什么? 我喜歡看山本耀司的書,喜歡透過文字了解去了解設計的背后。Yohjiymamamoto喜歡以夸張的比例去覆蓋女性的bodyshape,帶出雌雄同體的美學概念。服裝作為表達的媒介其實蠻抽象,回想自己在剛學設計的時候,總是在服裝的設計上為了“奪目”而“奪目”,那樣的表達現在看來總覺得膚淺。 我認為自己還沒有足夠的資格說秘訣這二字。作品方面我認為要找到自己的風格,以及創作的欲望,在我做一些面料實驗或者是在工作做針織的時候,當我得到一塊我覺得美麗的面料,會感到十分的滿足,那種莫名的幸福感會讓人忘記疲憊。 Q:有哪些難忘的經歷對你的人生規劃產生了較大影響? 在高中期間,我就非常喜歡看idaily,希望自己可以用第一視角去記錄世界的樣貌。所以上大學的時候,就毫不猶豫的參加了新聞中心的影像部,在那期間我采訪了許許多多的人,他們當中有大學老師,電影分鏡師,古琴制作的老師,美妝博主等等,與不同的人接觸看到了形形色色的生活樣貌。他們對待藝術與生活的方式,也讓我更加堅持對待自己的熱愛。 我開始做自己的品牌是在九月份的時候決定的,剛剛畢業回到深圳,對深圳的市場其實一無所知,面料,工廠,辦公等事無巨細的事情都需要自己去做。 剛開始的時候最大的困難是找到合適的加工廠,在這方面我完全沒有資源。是在市場上詢問得到了一些聯系方式,再親自去實地考察。記得有一次我開了接近兩小時的車去找一個工廠,到了之后聊沒幾句其實就知道并不適合。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就只有多嘗試,最終總會有合適的方法。 |